从河南兰考县城出发,沿312省道向东40公里,进入许河乡地界,“许河乡欢迎您”六个大字引人注目,由此向北进入杨堂村。春暖花开,400余座韭菜蔬菜大棚,像一艘艘驶向小康的航船,在碧波绿海中挺进。这个曾被县委列为软弱涣散的村庄如今已蜕变成为市级文明村,在乡村振兴的热潮中阔步向前。
直到2017年,杨堂村还是一个软弱涣散的村子,没有任何特色产业,务农和外出打零工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盐碱土地和灌溉困难导致种植粮食收入非常低;外出务工并不是中老年人的出路,发展本村特色产业成了杨堂村的当务之急。立足全乡的发展规划,乡党委政府与村两委共同商议杨堂村发展方向,达成共识——想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亮旗帜、树标杆,做村民的“领路人”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建党百余年,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带领,离不开像焦裕禄、袁隆平等无数优秀共产党员亮旗帜、树标杆、敢带领。为重整杨堂村自治组织,团结村委,理清村务,聚集民心,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杨堂村确定了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35岁,干劲大、精力足,在驻村工作队的协助之下,以战斗的姿态带领群众向贫困宣战,出色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019年,杨堂村被兰考县委、县政府评委“基层党建”红旗村。同时,乡政府、村两委、工作队三方共同谋划发展蔬菜大棚项目,在县扶贫办支持下,由政府完全垫资,项目开始建设。
察民意、解民忧,做村民的“贴心人”。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细数百年岁月,正是无数像焦裕禄、孔繁森一样的共产党员能够俯下身子深入群众,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察民之所虑、解民之所忧,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万事开头难,为了带领群众参与种植,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挨家挨户宣传动员,面对村民抗拒参与的场面,工作队鼓励村两委干部带头分包亲自种植,用行动暖民心!
2018年,蔬菜大棚种植收益迎来开门红,韭菜一年可以收割3-4刀,每亩纯收入6000元左右,是粮食收入的5倍,直接带动群众就业600余人次,增加群众收入60余万元,当年村集体经济也增收1.5万元。村民看到种植收入如此喜人,心里有了底气,与干部的心贴近了,有5户立即决定大干一番。村两委和土专家为了让村民放心,从画图建棚到栽种根苗,再到浇灌打理,全程陪同,实地指导,为村民解决了整个产业链问题。
2020年,杨堂村被县委县政府评委“稳定脱贫奔小康”红旗村,被兰考县委、县政府评为产业发展先进村。
破难题、敢担当,做村民的“守护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回望百年征程,无数像焦裕禄、张桂梅一样的共产党员守护着人民,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棵棵茁壮成长的韭菜,承载着无限的希望。
2019年之后,主动参与种植的村民越来越多了,陆续流转了600多亩土地。为了支持产业扩展,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乡党委政府陆续投入大量扶贫资金,为村里打机井、修道路,为群众发放有机肥和补贴,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多次邀请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并帮村民打开市场和销路。
村民们纷纷说,以前不敢想政府的政策会这么好,能带着我们挣这么多,现在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2022年,杨堂村又被开封市文明委评为“市级文明村庄”。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接力赛,重点是要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一棵棵韭菜虽小,但是承载着生机和希望。
目前,杨堂村的“千亩韭菜种植基地”已形成规模化种植,韭菜种植日光棚有近400座,面积800余亩;销路更加畅通,与郑州市、商丘市、山东省菏泽市多地的批发商形成了稳定的供销关系,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提高收入。目前,工作队与村两委外出考察学习,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紧握“接力棒”,跑好乡村振兴“赶考路”,杨堂村将继续瞄准目标,保持定力,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各方力量,持续做好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用实际行动书写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篇章。(图片/路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