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和朝鲜代表马文森认为,世界进入疫情“大流行”时代,给了各国全方位重新审视公共卫生政策的机会。面对未来未知的公共卫生挑战,除了及早预防外,更重要的是推广“同一健康”理念,通过生态修复,在自然界重建“病毒缓冲区”,从源头上遏制病毒传播,同时应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应用,多层面应对人类共同威胁。导读
本文作者马文森(vincent martin)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中国和朝鲜代表
全球化和交通运输系统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新冠病毒在全世界的蔓延,情况危急的国家别无选择,只能采取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人口控制等限制措施。
不论是最先发现疫情的中国,还是其他亚洲国家,以及世界各地,病毒传播速度很快。同样“迅速传播”的还有恐惧和焦虑,来自于媒体的过量曝光和社交媒体的假消息泛滥。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疫情“大流行”是全球化和全球广泛互联互通等大趋势下的必然结果,但它不应被视为一场“灭顶之灾”。它应该激励我们积极采取行动,鼓起勇气,阻止下一次危机的发生,或者至少为下一次危机做更好的准备。
疫情“大流行”是一个分水岭,而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公共卫生策略,做出抉择:要么像疫情发生前那样无所作为,让戴口罩、穿防护服、避免社会接触成为常态;要么趁此机会做出改变,提升我们防范和应对公共健康威胁的能力。
预防、预防、预防!
“以防为主,早做准备”,这不论到什么时候都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不二法门。
在如何应对突发性疫病这一问题上,在国家和国际层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低收入国家需要对医保系统加大投资;发达国家则需要跳出单纯的经济逻辑,加强公共卫生系统。强化基层疫情防控体系仍是关键所在,需要大量的财政投资和私营部门的参与。
然而,人们的反思往往到这里就停步不前了,没有意识到需要在更广泛的科学、经济和政治层面采取行动,从根源上解决疫病问题。
疾控之道,根本在于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新冠病毒等70%的新发传染病源于动物。美国兽医协会指出,这些疾病的防控,有赖于“地方、国家和全球等多层面、跨学科的综合努力,以实现人、动物和环境的最佳健康状态”。
尽管经过多年的试行,“同一健康”(one health)概念仍然需要扩大推广,形成长期政策,并将社会学和行为学研究纳入进来,采取联合行动,建立一个促进跨学科合作的“同一健康”大平台。
举个例子:新冠肺炎疫情给传统的农贸市场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意外的机会,许多菜市场开始有意给家禽和野生动物分区,实施更严格的市场准入和卫生要求,实行数字化监管,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减少人类和动物之间的接触。
然而,实践“同一健康”的要求还远不止这些,它还包括在自然界重建传染病“缓冲区”。
建立自然的疫病“缓冲区”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使动植物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从而使我们的粮食生产系统在面临冲击时愈发脆弱。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和牲畜遗传多样性的降低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影响。
气候变化也可能为扩大传染病的地域分布推波助澜,比如当某地气候变化对某种蚊子的繁殖有利时,这种蚊子所传播疾病的范围可能扩大,例如裂谷热。
利用自然手段重建传染病“缓冲区”,不仅可以防止牲畜疫病的产生,使我们的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免遭冲击,而且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贫困和卫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恢复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土壤污染,这些都是重建传染病“缓冲区”,降低传染病疫情发生风险的有效途径。与此类项目和措施有关的国家政策应进一步简化增效,这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需要培养相当数量的专业人才,例如兽医、农学家、生态学家等,同政府一道承担更多责任。
“通用”人才的培养建设
除了这些“专才”之外,我们还需要培养大批“通才”,以应对更加复杂的全球性问题,例如新型传染病及其与政治、宗教、文化和经济的关系。
组建跨学科团队对于应对公共卫生威胁至关重要,但这还不够。必须保证团队的每一份子都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在一个明确的方向指引下,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实现共同目标。
过去10年,“同一健康”相关的大学课程和专业培训一直在发展,但这些课程还应更好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以克服现有障碍。
科技创新是关键
我们需要科技创新来开发疫苗和诊疗方法。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解决包括公共卫生在内的复杂问题,例如,算法可以用来处理海量数据,建立模型,在国家和全球层面改进早期预警系统,跟踪病毒,以协助在更短的时间内开发出疫苗和药物。
中国将无人机投入抗击新冠病毒的斗争,开发了专门的电脑程序和移动app来识别、追踪病毒的可能感染者。可以说,中国已经在传染病防控中展示了自己的科技潜力。
责编 | 刘毅
编辑 | 张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