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头版版面截图
中国日报6-7跨版版面截图
回望二十年前,任何人看到贵州省毕节市古胜村穷困的景象可能都会心生绝望。这个被乌蒙山高耸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环绕的荒凉山村里,水井接近干涸,人们只能靠从屋顶淌下的雨水获取水源。水土流失导致岩石从贫瘠的土地上探出,村民走在路上也会被石块绊到。稀薄的土壤和较少的耕地面积使得庄稼产量也少得可怜,仅够当下生活。人们衣衫褴褛,用干树桩搭建的茅草房摇摇欲坠,亟待修缮。
这就是村民世代口口相传的民谣 “平井无井水,石头挡脚梁;吃着屋檐水,穿着破衣裳;走的是‘毛狗路’,住的是‘杈杈房’;一年苦到头,没得半年粮”中勾勒出来的破败景象,无疑是古胜村过去真实的写照。现在这首民谣成了坐落村口的村史馆的引言。古胜村村史馆承载了生活在这里的苗族、汉族人民艰苦的奋斗记忆,从杈杈房、茅草房、土墙房、石墙房,到灰瓦白墙的黔西北民居,还原了五代村民的住房风貌,展现了山乡巨变。
村史馆所在的一排平房外是郁郁葱葱的群山和水泥车道,与建筑内陈列的黑白照片形成鲜明对比。馆内墙面上,一张十来岁女孩扎着马尾辫的照片引人注目,她在背上巨大竹筐的重压下,向前倾着身子采寻猪食。在另一张照片中,一头憔悴的牛吃力地拉着老农支起来的犁,而石坡地里只有薄薄的一层泥土。
“曾经困扰古胜村多年的环境恶化问题就是当地群众因缺少耕地,为了生存与环境做斗争导致的。”土生土长的邱乾,是当地一名党员干部,他带着一群游客参观村史馆时介绍道。“要扭转普遍贫困的局面,村民唯一的出路就是在陡峭的山坡上开辟更多的耕地,但大部分都成了玉米地。”
然而,这却破坏了本就稀疏的地表植被,并导致环境持续恶化,进而引起 "石漠化",即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
“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山坡。”邱乾回忆道,“山上约有3500 吨泥沙随大雨倾泻而下冲进了长江上游的乌江支流!”然而现在,山下种满了各类经济作物,茂密的核桃林遍布曾经裸露的山坡。在土层较薄的高处,人们还种上柏树等粗壮的树种,以最大努力修复环境。
“由于山顶的土壤薄如蝉翼,无法种植任何树木,因此,这些地方只能靠其自身恢复。”古胜村党支部书记冯长书表示。16岁时,冯长书就开始了木匠生涯。后来他结婚了,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前往省会城市贵阳。在那里,他和妻子尝试了各种工作,包括经营小餐馆、在煤矿厂和果园打工等。
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漂泊生活后,冯长书于2005年回到家乡,当选为村党委书记。翌年,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曾经全国最贫困地方之一的古胜村被选作“喀斯特岩溶山区循环农业”课题试验田,并将适合在岩溶山区应用的现代科学理念和技术在此集成化实施。
大约十年间,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在分析了当地退耕还林的生态系统重建、经济系统重建和资源再配置的内涵后,以古胜村的定位为基础,认真梳理了该村的发展思路,开始实施以生态修复和产业调整为主的植树造林工程。专家们按照“高海拔自然恢复、中海拔退耕还林、低海拔种经果林”的思路,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定位发展方向,对全村生态环境进行“立体式”修复规划。
为了给村民创造收入,他们建议种植果树。事实证明果树比粮食作物经济效益更高,对环境的要求也更低。 截至目前,古胜村已拥有7000亩柏树和2000亩松树,种植樱桃、枇杷、桃李等经果林3000余亩,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农民摇身变“果农”。
也许植绿过程出现过一些失误,但这无疑是一条正确的路径。作为村里的一把手,冯长书亲眼目睹了在项目初期,树苗是如何栽种、枯萎,然后又被新树苗取代的。
2006年起,随着退耕还林、生态修复政策的实施,当地森林覆盖率由不到15%提高到近90%,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不到15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0800元。古胜村“逆袭”成为西南喀斯特岩溶山区生态发展示范村。这一成功示范也为我国西南省份及其他环境脆弱地区的繁荣开辟了道路。
古胜村成为毕节试验区成立35周年的一个展示窗口。1988年,毕节试验区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消除贫困、坚持可持续发展为突出特征的农村改革试验区。
2018年,在试验区成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要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
毕节试验区“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另一个生动缩影则是总书记曾调研过的黔西县化屋村,同样是多民族聚居的贫困村,该村通过生态和环境治理,依托自然资源,打造生态旅游景区,实现幸福变迁。
当地投资4200多万建设了花都里·化屋度假营地。“这是目前贵州最大的露营地,拥有最佳设施和景观。目前,营地共有41个营位,其中,野奢营位22个,轻奢营位19个。还配有独立餐饮区、悬崖咖啡厅、观景台等配套设施以及滑翔伞、直升机观光、豪华游艇观光等项目,可让游客享受到轻松度假的乐趣。”贵州山水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副总裁金丽说道。该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方,负责营地的日常运营。
公司在营地帐篷内配备了智能马桶、自动麻将桌、胡桃木家具、烧烤架和一个专属观景台,游客可以在观景台上眺望几公里外雄伟的鸭池河大桥。
鸭池河大桥全长1240米,桥面至水面高约300米,是世界上第四高的桥梁之一,也是世界上主跨最长的钢桁架斜拉桥之一,成为游客竞相打卡的贵州桥梁奇观。该桥于2016年通车运营,作为贵阳—黔西高速公路(贵黔高速s82)的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辐射毕节各县的交通要道,为沿线农产品运输提供便利条件,为遏制山区贫困做出了贡献。
据悉,花都里·化屋度假营地由贵州山水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和化屋村共同打造,于今年五一开放运营,后者持10%的股份。很难想象,曾经的化屋村贫困发生率高达63%,在脱贫攻坚开始之前,人们囿于山坳里,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直到2017年才实现整体脱贫。
金丽感叹,营地项目不仅为当地群众创造了就业机会,也为到访的游客提供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和传统手工艺品的同时,帮助村民实现经营致富。据她介绍,该度假营地距毕节市区115公里,是短途旅游的优选地。外地游客可通过高速和高速公路前往。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化屋村看望当地群众。他走访了解村民的生活条件,并与村民一起制作传统小吃。此外,他还考察了乌江河段的生态环境和水质。他强调,化屋村要走出一条环境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力。”他再次重申了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性。(记者 孙尚武 李磊 杨军 编译 王瑾)
原文见7月19日,中国日报头版转6、7跨版专题报道,英文链接:
https://global.chinadaily.com.cn/a/202307/19/ws64b71411a31035260b817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