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2月15日电 (记者 王旭泉)14日下午,由浙江师范大学和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与亚洲国家中文教育合作前景”线上研讨会召开。作为2020年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此次研讨会聚焦“政府间国际中文教育合作项目现状及展望”和“如何更好支持亚洲各国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议题,邀请阿联酋、沙特、菲律宾等亚洲国家政府官员、海外华人组织代表、中外高校负责人和专家学者进行充分交流,总结和分享经验,共同为推动亚洲国家中文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20多个国家的150余名相关领域代表踊跃参会。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在发言中表示,亚洲国家中文学习需求旺盛、发展势头强劲,中文教学呈现新趋势和新特点,语合中心将践行“天下一家”理念,紧贴当地需求、整合现有资源,积极配合更多国家做好中文教学,大力支持更多院校加强交流合作,重点推进“中文 职业技能”项目,加大本土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汉语教学,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中文教育支持和服务,促进亚洲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菲律宾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司长andaya、阿联酋教育部课程和评估司助理次长哈马德·叶海亚等政府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通过在当地中小学实施中文教学项目,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力,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在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项目仍然有序推进、规模依然持续扩大,感谢语合中心和中国高校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未来希望与中国进一步加深合作,共同制定中长期规划,重点解决教材和教师本土化等问题。
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坚等高校负责人提出,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中文学习需求是中国与亚洲各国开展深度合作的机遇,应进一步完善政府间的教育合作机制、第二外语准入机制,加快构建本土中文教师培训体系,全方位推进中文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文教育服务从“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为教育合作和语言交流提供制度性保障。
柬埔寨柬华理事会副会长蔡伟华、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吴恒灿等海外华人组织代表一致认为,中文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语言,国际中文教育工作应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市场化、民间化、数字化,加强与各国民间组织和企业合作,使中文教育在当地扎根落地、开花结果。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在总结时表示,各国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支持本国开展国际中文项目,为克服疫情影响,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通过此次论坛让亚洲各国中文教育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编辑:富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