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冷战后形成的美国单极霸权正逐渐向多极化的世界新秩序转变。多年来,欧洲不断维护其独立自主地位,并于近年提出“战略自主”概念。然而,俄乌冲突对这一进程产生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欧洲需认识到继续追随美国将对自身造成重大伤害,不符合欧洲的最佳利益,因此应避免不顾后果地对美国言听计从。
专家学者和政界人士对国际关系的未来走向尚有争议,10年、20年或30年后,世界将呈现出何种特征——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还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解答这些问题绝非易事,但人们已就一点达成共识:多极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正在形成,而冷战结束后以美国无可争议的霸权为标志的单极时代已经结束。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深刻演变,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金砖国家经济不断增长,政治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动世界权力向全球扩散,并从西向东转移。不过,如果把正在形成的世界新秩序概括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与“东方各国”之间的竞争,那就过于简单了。
事实上,这一世界新秩序十分复杂,所谓的“西方集团”并非铁板一块——甚至可能从来就不是一个美国高居其上、控扼诸国的金字塔结构。
欧洲各国一直在努力维护其自主性,例如,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一体化军事指挥系统;1993年,欧盟成立,形成一个拥有5亿人口、经济发达、社会保障健全、法治完善的共同体,极大提高了欧盟独立自主地进行力量投射的能力。近年来,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欧洲“战略自主”概念,引起广泛热议。
然而,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和俄欧关系的彻底破裂似乎让欧洲的战略自主之路变得更加坎坷。随着美国带头推动西方国家对乌克兰进行经济和军事支持,欧洲似乎别无选择,只能接受美国的霸权,紧跟在美国身后,在俄乌冲突和美国对华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追随美国脚步。
然而,这种看法并不正确,追随美国不会给欧洲带来任何好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国都被迫在美苏之间选边站队,但如今的世界局势绝非两极格局的翻版,世界较此前更加多元多样,越来越多的全球参与者已然不再遵从简单的二元逻辑。欧洲或许仍会选择美国作为“安全保护伞”,但欧洲需要明白,在世界新秩序中,继续做美国的“小跟班”并不符合欧洲的最佳利益。
首先,欧洲经济会因此受损。乌克兰危机已然影响了欧洲经济发展,而美国的能源和军火商则正从不断攀高的武器和液化天然气贸易中赚取高额利润。美国最近采取的一系列举动,如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向全球发出了明确信号:美国将利用目前的地缘政治局势,吸引欧洲的资本和知识向美转移,并夺取欧洲的尖端技术,使其成为美国企业的“经济后院”。这不仅会彻底终结欧盟的“战略自主”之路,还将降低欧洲数千万民众的生活水平,加剧贫困,让“欧洲梦”破灭。
由于与俄罗斯经济“脱钩”,欧洲本已面临严峻挑战,而此时美国又向欧盟施压,要求其与中国经济“脱钩”,并在台湾问题上态度与美国保持一致。如果选择这条道路,欧盟将不可避免地彻底沦为美国的“小跟班”,欧洲经济将毁于一旦,欧盟将成为美国的人力资源来源和商品倾销市场。美国还可能把欧洲拖入与中国的危险对抗中,而背后的原因只是为了维护美国自己的利益,与欧洲集体安全或任何欧洲国家的战略利益毫无关系。
许多欧洲领导人明白追随美国的危险所在。近几个月来,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国总统马克龙等领导人纷纷访华,寻求推动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促进双边经济合作。面对乌克兰危机对欧洲经济造成的严峻挑战,以及美国以牺牲欧洲为代价,加强自身经济实力的做法,对华经济“脱钩”对欧洲而言绝不可接受。
值得庆幸的是,至少有一些欧洲领导人十分清楚这一点。马克龙总统访华后接受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采访时表示:欧洲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避免卷入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对抗。欧洲需要成熟的地缘政治分析,而不是不顾后果地听命于美国,以至沦为美国的“小跟班”。
本文原标题为 "playing second fiddle"
责编 | 宋平 栾瑞英
编辑 | 张钊
实习生庄舒涵、杨恒瑞、乔靖雯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