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贵州发展改革部门表示,该省通过强力推进农村经济产业革命,实施组组通硬化路,进一步深化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
2018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连续8年位列全国前三。
说起贵州去年发展取得的成绩,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陈少波对此持谦虚态度。他更多地谈到了贵州如何通过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支撑高质量发展,也谈到了如何通过扶贫措施更好地分享经济快速增长的好处,以及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把落后的生产力转变为绿色动能。
贵州是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正在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开展大数据与实体经济和社会信用体系深度融合、大数据技术标准及安全技术、政府数据资源整合开放共享、大数据服务民生等多项试验示范。
陈少波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省级高层官员提供清晰的顶层设计和务实的配套政策,加上拥有一系列国字号大数据平台载体,吸引来自全球的大数据行业领导者关注布局贵州,同时本土大数据企业迅速成长,产业生态持续健康向好,公众认可度参与度高,是该省大数据产业稳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他说:“只有将大数据基因厚植到企业、民生和整个社会运作中,大数据产业才能走得稳、行得远。”
2017年,苹果公司在贵州建立大数据中心,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富士康、百度等科技巨头也纷纷落户贵州。贵州多山,气候比全国大多数地区凉爽,地质条件稳定,用电成本低,为电信商家和大数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陈少波说,如何进一步深化大数据与当地产业、企业的融合,以技术变革带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是该省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目前,全省大数据企业9500多家,上云企业突破1万户,已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贵州发耳煤业是一家2003年就成立的老煤矿,近年来乘大数据东风,通过智能化改造后的工作面日采煤量增产1100吨,效率提高了47%。
陈少波表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惠政策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贵州,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新动能。“构建贵州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紧紧依靠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贵州正进行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用更多高效经济作物更新效益较低的传统玉米种植。去年,产业革命带动农业增加值增长6.8%,增速令人瞩目。
据陈少波介绍,去年贵州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三年居全国前2位。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和9.6%。200多万农户通过种植茶叶、辣椒、火龙果等,户均增收1万多元。辣椒、食用菌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覆盖了该省遵义市90%以上的农村地区。
据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市长魏树旺介绍,原来该市种植低效籽粒玉米平均每亩产值约为790元,现在种植蔬菜平均每亩产值为4160元,是玉米的5.3倍。
他说,今年遵义新增花椒50万亩,新造方竹56.1万亩,新发展红粱25万亩,中药材规模发展到190万亩,有效增加农民群众收入。
贵州还利用大数据推动智能农业产业的发展,改善农业技术,提高业务周转率。气象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灌溉系统和昆虫智能系统,使水城县猕猴桃种植中心的人工成本降低了约36.5%。大数据正成为农业管理、生产和营销的新动力。
“脱贫攻坚是当前贵州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实现均衡发展,决胜全面小康,是底线任务。”陈少波说,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减少贫困人口768万人,减贫人数全国第1。该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产业革命、农村电商、高速公路建设等的快速推进。
到去年,贵州易地扶贫搬迁132万人,搬迁居民原居住地多为偏远山区、生态环境恶劣,电力及道路等基础设施短缺。今年贵州计划易地扶贫搬迁56万人,确保脱贫110万人。
“通过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把外面的客商引进来,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把贵州山货卖出去,这是实在管用的脱贫攻坚之举。”陈少波表示,这些年,贵州通过强力推进以交通为引领的物力开发、以教育医疗为重点的人力开发和以大数据为引擎的技术开发,发展基础条件和人力资源素质均有了较大提升,为决胜全面小康和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陈少波说,将与时俱进完善举措,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诚信贵州拒绝老赖、变革贵州强筋壮骨、数字贵州创新发展、共享贵州追梦未来,把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新更实。
(原文见中国日报3月27日16版 英文链接:http://www.eguizhou.gov.cn/2019-03/27/content_37452245.htm)
(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