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起,中国人民大学“共情传播视野下节日文化传播与国际中文教育融合研究”课题组开启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专访系列活动,先后与15位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交流节日文化教学、共情传播等议题。课题组特推出系列访谈“孔子学院院长谈节日文化传播”,以飨读者。
本文为系列访谈的第八篇,受访人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副教授陈军,自2019年3月至今担任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访谈内容涉及陈军在孔子学院的工作经历、节日文化教学和国际中文教学心得等内容。
通过中日交流活动,结缘孔子学院
问:您当初决定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契机是什么?您又是如何与关西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结缘的呢?
陈军:我在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说实话,我并没想到自己将来会从事国际中文教育。但毕业分配来到北京语言大学后,我一下子就被这里的氛围所深深吸引,在老一辈教师的“传、帮、带”下,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最终成为国际中文教师团队中的一员。
关西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是一所教学型孔子学院,每年举办众多活动。其中有一个重要项目,就是举办西日本地区本土中文教师研修班,研修班邀请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专家和日本国内知名学者前来讲学。2016年,我很荣幸作为培训专家首次来到这里,短短几天,关西外国语大学和孔子学院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2018年,孔子学院遴选新一任中方院长,考虑到自己从教多年、有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并且早年在东京外国语大学任教过两年,对日本文化和生活都比较适应,所以我决定来到这里工作。
增设特色课程,满足多样化需求
问:在您担任中方院长的这几年里,孔子学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陈军:这几年来,孔子学院的教学规模和师资队伍都扩大了。值得一提的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孔子学院拓展了“中文 ”课程并将其纳入学分体系。2016年,关西外国语大学毕业生中从事空乘行业的人数排名日本第一,航空中文讲座深受欢迎。因此,孔子学院自2017年起,考虑到当地本科生的就业需要,开设了“商贸中文”“航空中文”等特色课程。2018年增设“饭店服务中文”,2019年增设“医疗中文”项目。这些课程不同于常规课程,将中文学习与就业相结合,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教学效果突出、实用性强,该系列课程命名为“实务中文”,自2021学年开始由选修课变为必修课,纳入学分课程体系。
自然而然的了解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孔子学院在大学之外还设有市民教学点和中小学教学点,那么孔子学院与关西外国语大学及周边社区、中小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陈军:孔子学院设立在校园内,依托于大学,与大学融为一体,是大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除了中文教学,孔子学院还为大学设计组织了多种文化活动,如“校园开放日”“高中生夏季/冬季中文集中讲座”“欧美留学生中文与文化讲座”“中国传统文化周”以及“面向短期大学的‘中文·中国文化的魅力’千人讲座”等,与中文教学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孔子学院以关西外国语大学校区为核心,辐射周边中小学和社区,建立友好关系。例如,孔子学院每年都参加或组织一系列文化活动,包括“熊猫进校园”活动、中文会话沙龙、社区文化祭等。
孔子学院与枚方市日中友好协会联合举办一系列活动,在当地取得了特别好的反响。枚方市日中友好协会已成立多年,在当地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每年双方都会联合举办多种多样的中文教学和文化活动,来促进当地中日民众的交流和文化互通。枚方市日中友好协会教学点是我们孔院的三个教学点之一,双方共同举办“中秋明月节”“春节联欢晚会”“中日厨艺秀”“走访日本家庭”,以及枚方市特色活动“枚方市多国文化节”。在文化节上,孔院师生团队每年都会献上精心编排的节目,举办独具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
孔子学院从不刻意地进行招生宣传,而是通过与大学、中小学、周边社区以及其他部门合作,通过举办中文教学及文化活动,让大家在学习活动和文化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了解孔子学院、了解中国文化,这种了解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文化活动破陈见、促交流
问:根据您担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工作经历,您觉得孔子学院在中国与日本两国交流上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陈军:成立十余年以来,关西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始终致力于搭建一座连接日本学员与中国之间的桥梁,让学员在学习中文、参加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当代中国的真实情况,感受中国的变化。孔子学院不仅坚持面向学生和当地市民开设丰富的中文学习课程,举办多样化的文化体验活动,还与当地群众团体合作开展活动,积极融入当地社团组织,发挥了连接中日两国民众的纽带作用,成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一直以来,孔子学院吸引了一群抱有中日友好信念的日本民众,以及一些对中国持怀疑态度的日本民众。因为不了解,所以有误解。而我们孔子学院做的各项工作,都是为了让日本民众更了解现代化的中国,从而破除陈见。
在疫情期间,孔子学院通过会话沙龙,第一时间将中国的疫情实况和防疫措施分享给学员们,引起了学员们的关心和重视,并自发地为中国朋友送去关心和问候、购买口罩等防疫物资。孔子学院学员们特意录制了为武汉应援的视频,为中国人民送去慰问和祝福,诠释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情怀。
理解一种语言,需要体验语言背后的文化
问:您认为什么形式能够让日本民众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节日更感兴趣呢?
陈军:文化重在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文化差异,进而感受到文化碰撞所带来的新鲜感和无限乐趣。从以往经验来看,能够带动参与者亲身体验的活动会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获得感。如果想要帮助参与者了解中国节日文化,不妨营造真正的中国节日氛围,将中国人在节日里做的事展示给大家,并邀请大家亲身参与体验。
疫情之前,我们会组织各式各样的文化体验活动,让学员们亲自动手实践、参与其中,同时也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疫情之后,受社交距离所限,我们开展线上文化讲座、制作线上文化节目,但我们会有意识地加入一些能够让观众动手体验的环节,如冬至包饺子、元宵节制作花灯、中秋节制作月饼等,提升中国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和体验感。
从文化共通之处寻找情感共鸣
问: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您也在学习和了解日本本土文化,您觉得中日两国之间在文化上有何交融点?特别是在节日文化上有哪些共通之处?
陈军: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 有着长期的交往史。中日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涉及律令、制度、宗教、文字、礼仪、民俗等多个方面。其中,日本的节日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古代日本吸收了中国的天文和历法,与此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节日也被日本所吸收接纳。
春节、端午、七夕、中秋等节日已经根植于日本传统文化之中,在日本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节日。虽然两国节日在时间、习俗、庆祝形式和民间故事等方面有所差异,但大体上还是相通的。例如日本新年(正月)与家人团聚、中秋节赏月祭祀的节日习俗以及七夕节牛郎织女的传说都和中国相似,从这些节日的共通之处中,我们可以找到中日两国民众的情感共鸣。
双向沟通是了解和共情的基础
问:结合您的节日文化教学相关经历,您觉得如何从共情的角度出发更好地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
陈军:我觉得首先我们应该要寻找两国节日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对共同点加以设计,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两国文化。以日本为例,以中日都有的节日或者比较相近的节日为起点,对比两国节日文化的共通之处,从而帮助日本学生理解中国的节日文化。
其二,在介绍自己的同时,也要走入对方。单一方向的文化传播往往无法带动对方去感受和理解,其效果就像打卡旅游一般走马观花。如果能够达成双向的沟通,或许会促进两国文化产生更深入的交流。关西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每年都会参加当地的多国文化节,主动走进对方的活动中去,这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双向沟通。
其三,人类对美好品格、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相通的,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也是相通的,中国传统节日中体现的中国传统美学能够引起人类深刻的共情。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文的独特魅力也能够通过节日展现得淋漓尽致。节日之美与中文之美的结合,能吸引更多的人进行中文学习、关注中华文化,从而更好地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
问:您个人认为作为孔子学院的文化使者(院长、教师、志愿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陈军:作为孔子学院的文化使者、友谊使者,一定要有文化自信,对中国文化饱含热情;有文化储备,对中国文化有较为深入的认识理解;有求知精神,对文化现象有所思考,不断充实自我;有论证精神,对自己所说的文化内容要多方查阅,有凭有据;此外还要有谦逊的品格、包容的心态,要虚心了解、尊重所在国文化。
志愿者们年轻,思维灵活、工作干劲足,但经验和阅历都需要持续积累提升。他们热爱中国文化,并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尽可能地多发展一些才艺,同时应具备专业眼光,挖掘文化中隐藏的语言教学点,让文化交流和语言教学相辅相成。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许颖
研究生 王婧雯 王宁 蒋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