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4日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市拍摄的纳帕海。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新华社昆明6月23日电(记者 杨静)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湖面上波光粼粼,一些鸟类悠闲地觅食。
每年冬季,不少保护动物来到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越冬,其中候鸟数量超过5万只。这里还成为国内黑鹳种群最大的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
“生态变化大,来观光旅游的人多了起来,连候鸟都更亲近人类了。”家住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附近的拉茸农布说,以前大家不注重生态保护,在湿地草甸上随意牵马、放牧,少数人还捕鸟、打鸟,鸟类都害怕人类。
“改变与我们社区‘共建共管共享’的模式分不开。”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宣教科科长赵旭燕说,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湿地生态功能补偿覆盖周边633户群众,并规范了骑马体验等项目,将保护区、湿地保护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树立起湿地也是家园的生态理念。
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的变化是云南湿地保护的一个缩影。据云南省林草部门统计,2012年以来全省湿地面积从845万亩增加到927.47万亩,全省湿地受保护面积达512.64万亩,保护率提高了18.87个百分点,达到55.27%。
2019年10月21日拍摄的昆明滇池(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数据的变化,也是人们对生态保护、湿地保护越发重视的成果。
在滇池北岸的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的星海半岛生态湿地,留守的红嘴鸥在林上自由飞翔,白鹭在湖边漫步。谁也想不到,这里过去污水横流、苍蝇乱飞。
“不想踏入半步。”官渡区水务局湿地管理中心负责人牛永刚告诉记者,以前的湖滨地带满是农房和农田,生活污水、农业污染直接排入滇池,村民还经常偷偷到滇池捕鱼。
“湖滨湿地是高原湖泊治理的重要内容。”云南省水利厅河长(湖长)制工作处处长林志祥说,在多部门协力共治之下,滇池水质明显好转,去年滇池全湖水质为ⅳ类,连续第三年达到同等水平。
随着“四退三还”工作的推进,人湖争地的情况逐步缓解。
“我们将河湖长制进行了延伸,建立了‘湿长’制。”牛永刚说,2017年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建成后,湿地中的水动力不足。为此,他们新修了一条生态沟渠,通过沟渠把水引入到湿地,增强了湿地水动力。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建立和修复对滇池治理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为中国内陆湿地类型最多的内陆省份,云南湿地共有4大类15个类型,涵盖了中国除滨海湿地以外的所有淡水湿地类型。为了保护好湿地,云南还探索在湿地附近进行生态种植,为栖息动物提供食物来源。
在云南省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春耕时节,群众都会种植土豆。该保护区管护局负责人介绍,这是为让越冬的黑颈鹤能从土里找到食物,有利于它们保持野性,维持生存技能。
黑颈鹤在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飞翔(2018年3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为了保护好湿地,云南省采取建立国家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方式,积极开展了湿地修复和恢复、退耕还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小微湿地建设等工作,湿地生态功能和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滇池北岸的宝丰半岛湿地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室外展览展示项目之一,目前正在抓紧进行湿地建设和生态恢复,已有不少鸟类来到湿地。
“我们将恢复和保护滇池湖滨生物多样性,营造滇池具有代表性的动植物群落展示点。”项目建设单位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西南分院党支部书记卢春霞说。
随着湿地生态质量和功能的提升,水禽栖息地和水生植物生长环境明显改善,黑颈鹤、黑鹳、紫水鸡等珍稀水禽,以及莼菜、野菱、海菜花等重点保护植物和云南特有植物,在云南分布范围不断扩大、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如黑颈鹤从2012年的1600只增加到目前的3000多只,钳嘴鹳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并有2000多只常年停留在云南。
此外,彩鹮、长尾鸭、白眉田鸡等湿地鸟类在云南也被陆续发现。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