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北京 11月22日电 第八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在开幕式上表示,在气候变化条件约束下,发展奶业将会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创新驱动奶业高质量发展仍是我国面临的重大任务,加强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孙坦说,科技创新正在稳步推动中国奶业快速发展。中国农科院过去十年聚焦奶牛良种繁育、牧草选育利用、饲料营养调控、疫病防控、乳品绿色低碳加工工艺、质量安全监测和营养功能评价等重点领域开展系统性、协同性的重大成果培育和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了显著成果。
据他介绍,中国农科院牧医所2016年牵头组建了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实施优质乳工程。2021年起,该工程连续三年被列入《国民营养计划》重点工作。国家今年又批准对优质乳工程实施认证和标志管理。
孙坦强调,推动中国乳业发展,与国际伙伴的合作至关重要。中国农科院与新西兰、丹麦、爱尔兰等乳业大国在各个领域合作关系十分深厚。经过14年的发展,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已经成为推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联合主办国由中美2个国家扩展到中国、美国、新西兰和丹麦4个,成为推动中外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学术平台。
孙坦表示,我国目前人均乳品消费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依然很大。2022年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折合生鲜乳为42 kg,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量的38.4%。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在报告环节表示,居民乳品消费量不足,成为新时期制约居民膳食营养改善的短板。消费者买得起、也买得到各类乳品,但是消费却没有相应的提振。他认为,消费者对牛奶营养认知不足、乳品价格上涨、干乳制品尚未融入国人饮食文化、宣传不足等因素制约着国人乳制品的消费。但长期看,我国居民奶类消费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消费增长空间非常大。
第八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学术委员会主席王加启研究员在大会总结中强调,与会专家经过广泛深入交流,就推动全球奶业高质量发展达成三点共识,一是共建共享国际研讨会平台,推动优质乳工程国际合作与科技创新,引领全球奶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奶业青年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有国际视野、国际责任、国际影响力的奶业人才;三是系统开展基础研究,充分挖掘奶类具有基础营养与活性营养的双重营养功能,为人类健康、绿色低碳和食物保障贡献奶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