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8月19日电 据英国《经济学人》报道,科技行业由垄断企业主导——从投资者的投资战略到反垄断机构发布的法律简报——都表明这一观点深入人心。然而,这种观点越来越难以维继。经历了长期僵化之后,科技行业正进入一个动态阶段。
在美国,数字市场正转向寡头垄断,位列第二第三的企业与位列第一的寡头展开激烈竞争。大型科技企业正争夺用户和数据,例如苹果和facebook之间关于谁控制iphone用户隐私而对峙。整个亚洲的数字集团型企业都在生死搏杀。这个行业的新兴行业结构与本报支持的开放、分散的资本主义相差甚远。但是,多竞争对手的寡头垄断要比垄断好得多。
创造性破坏的风潮曾在硅谷涌动。从仙童半导体到惠普,被推翻统治地位的企业不胜枚举。然而,近来,科技巨头仍在坚持不倒:苹果和微软已年逾40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亚马逊也在20年往上,甚至facebook这个月也将迎来17周年纪念。网络和规模效应意味着规模叠加,数据成为进入市场的门槛。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广告、电子商务、流媒体、网约车、快递和支付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技术的融合特性。过去十年,许多科技企业,尤其是大型科技企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取得优势后,似乎不愿再直接针锋相对地竞争。微软必应上最常见的三个词条是facebook、youtube和谷歌。还有人记得亚马逊的fire phone吗?
乍一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科技企业在2020年赚得盆满钵满,而投资者们也预言收益未来可期。美国五大科技巨头共计7.6万亿美元的市值意味着它们的销售额将在未来十年翻一番。然而,再定睛一看,变局正悄然而至。当前的企业并没有缩水——它们的加权平均市场份额仍保持稳定,在美国11个科技子行业中各占约35%。但是,自2015年以来,排名第二和第三家的企业的份额已从18%上升到26%。这反映出两个更深层次的趋势。
首先,随着核心产品的成熟、新技术机会的出现以及中国、欧洲和美国的监管威胁的增加,大型科技企业正变得多元化。虽然多年来一直是纸上谈兵,但现在,这种多元化正成为现实。自2015年以来,美国五大科技巨头的收入中与其他企业重叠的市场份额已从22%上升到38%。微软和alphabet正在云计算领域对亚马逊发起冲击;同时,亚马逊也成为数字广告领域的新兴力量。
第二个趋势是外来者的势头正劲,占市场份额变化的三分之一。成立98年的迪士尼在18个月内新增1.16亿流媒体用户,而有58年历史的沃尔玛在2020年的在线销售额达到380亿美元。由于新冠疫情而引发的数字消费兴盛大,独立的电商平台shopify和paypal等独立科技企业得以取得突破,利润足以自保。
你可能认为这种竞争态势只是昙花一现,但在亚洲早有先例——客户跃跃欲试,产品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使得市场份额转移,利润率降低,创新涌现。中国有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七家市值超千亿的竞争者。印度有jio,东南亚有grab,gojek和sea。这些企业都想说服用户购买一众服务,而不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护静态的垄断。他们通过多样化来寻求扩张,即使这意味着与竞争对手发生冲突。
一个危险的是,这种寡头垄断的竞争只是虚有其表,还没有打破苹果和alphabet对手机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的双重垄断。虽然广告商在亚马逊和facebook之间有了更多的选择,广告受众除了facebook旗下的产品,仍然没有真正的选择。科技企业之间也有太多密切联系,alphabet每年向苹果支付高达120亿美元的费用,以让谷歌成为iphone的默认搜索引擎。阿里巴巴和腾讯持有一些中国创业企业的股份。
这正是卷土重来的反垄断机构的用武之地。谷歌支付现在受到了司法部的起诉对象,而苹果和谷歌则面临着有关应用商店的投诉。欧洲正在计划制定法规,让不同科技企业的产品协同工作,帮助用户迁移数据。中国新制定了电子商务企业“九不准”清单,如不得排斥新竞争者。
这对众多有雄心壮志的企业很有帮助。为了吸引业务进入其云平台,alphabet每年亏损60亿美元,比亚马逊创立至今的亏损还要多。迪士尼计划到2024年用户规模达到3.25亿。paypal打算到2025年拥有金融超级应用用户7.5亿。沃尔玛刚刚收购了一家广告企业。facebook正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微软考虑收购两家社交媒体:tiktok和pinterest。中国华为正创造一个替代ios-android两大操作系统。
寡头竞争可以在一些方面使消费者受益。竞争增加选择,因为竞争的企业越多,服务范围也随之扩大;竞争会提高标准,因为平台通过信任使自己与众不同。因此,苹果将询问iphone用户是否想退出facebook的数据追踪,从而颠覆广告市场。竞争也可以激励创新,如企业寻找虚拟现实等新工具来控制对用户的访问。
科技领域注定会出现垄断,这是2000年的人们未曾料到的,然而后来就变成了公认的真理。今天,没有人知道新兴的寡头垄断竞争模式是否会持续下去,是否会给消费者带来利益。但是,现在的情况比多过去几年更有希望。监管机构正试图打开封闭的市场,金融繁荣意味着资本充裕,全球网络活动的激增也提振了需求。对市场、消费者和企业来说,数字经济要有更多竞争,这一点十分关键。现在看来也的确如此。
(编译:亓梦颖 编辑: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