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年来的每年暑假,位于甘肃东北部民勤县的腾格里沙漠中,总会出现一批大学生的身影:他们挖开一个个沙洞,种下梭梭幼苗;他们排成接力长龙,在沙丘上给脚下的幼苗浇水;他们收集一个个玻璃瓶子,在沙漠中摆出长线指引方向……他们是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绿勤行”社会实践团队。
近日,2022“绿勤行”实践团再次集结,踏上了深入沙漠的旅途。“这几十个孩子又要到沙漠来了。”提起“绿勤行”团队,驻扎在腾格里沙漠的博龙沙产业公司梭梭基地负责人曾令龙露出了笑容,“希望你们在这里体验治沙,回去后大力宣传治沙,让全世界都看到沙漠化问题亟须解决。”
“将民勤从风沙里救出来”
“绿勤行”实践团的成立,源于当时的队长吕美望看到的一篇报道。报道中说,被沙漠三面包围的甘肃民勤县,如果放任不管,将在17年内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合围吞噬。
就这样,最初的治沙梦想汇聚了15名志同道合的南航青年,他们辗转乘坐33个小时的火车到达民勤县,每天步行20公里进出沙漠,制备麦草沙障、灭鼠护林,用14天的时间铺下了1000平方米的麦草沙障,种下了100公顷的护林植物,决心要为“将民勤从风沙里救出来”做点什么。
这一治沙行动从2014年团队成立持续“接力”至现在。今年暑假,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青年学生牵头,“绿勤行”实践团再次启程,集结了来自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的162名成员,分两批前往腾格里沙漠。
气候干燥、缺乏水源、住宿简陋……恶劣的环境没有阻挡团队的脚步。“每天的种植工作其实有些单调。”团队成员李云云说,“不过当埋头种植一天,回头眼前映现出片片‘绿洲’时,我们觉得付出的所有汗水都值得了。”
9年来,累计有近千名队员致力于在漫天黄沙中创造“绿色奇迹”,治沙超过20万平方米。
沙漠里的创新
由于沙漠具有日照时间长、水分蒸发迅速、水资源严重短缺、盐碱化严重等特点,很少有绿色植物能存活下来,只有梭梭、毛条、花棒、沙棘等沙漠植物能勉强形成植被。这样的植被不仅能固定沙土、阻挡风沙,还可以作为沙漠特产,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在实践开始的前几年,“绿勤行”实践团采用直接挖坑种种子、用盆端水浇水的方式进行种植。但最终多数种子被老鼠刨出,剩下的少部分“幸存者”也成活率堪忧。
后来,团队曾尝试采用营养杯培育幼苗再移植、灌溉的方法,虽然将幼苗的成活率提升至60%-70%,但种植方法过于烦琐,并不适宜在沙漠中大面积种植。
为提升植物存活率和种植效率,今年团队采用了全新的种植方法——直接栽种冷冻苗,保持一定种植间距,沿直线开辟种植点后直接用车拉水罐浇水。这一种植方法既保证了浇水效率,又大大提升了梭梭苗的存活率。唯一面临的挑战是,团队需要在4-5天内完成大批量的种植,否则冷冻梭梭苗会因高温无法存活。
在种植过程中,团队遇到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绿格”实践团队,在交流了种植方法后,双方决定合作采用两名男生轮换“挖坑”、一名女生“插苗”的小组合作模式,种植速度从半天20捆提高到了半天70捆。
在大伙儿的共同努力下,团队完成了200捆、近两万株冷冻梭梭幼苗的种植,种植面积达14万平方米,极大提升了种植效率,实现了与前8年种植面积总和相比翻番的突破。
实践结束前,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志愿者来到种植好的沙丘观察时,发现近半数的梭梭幼苗已冒出新芽,星星绿意点缀着茫茫大漠,扎根在沙漠中顽强生长。
沙漠真正需要的是每个人的绿林意识
遥望4万平方公里的腾格里沙漠,“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是当地防沙治沙人和“绿勤行”团队共同的坚守。
“沙漠真正需要的并不是一株苗、一棵树,而是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绿林意识。”团队队长唐钰洁说,除实地治沙外,他们要做的还有广泛宣传,将治沙环保意识传递给更多人。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各显其能,通过撰写文案、剪辑视频、策划推送、设计文创产品等多种方式,协助当地宣传防沙治沙文化,带动更多人了解民勤、关注沙漠化问题,积极投身防沙治沙工作。
受当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定第二批出发的团队成员无法进入沙漠,团队延续前两年“直播带货”的传统,利用微信电商小程序助力民勤特产蜜瓜销售。一周内,团队售出蜜瓜200多个,帮农户取得了数千元的收入。
“此次沙漠之行太难忘了!虽然我们只在沙漠里驻扎了10多天,能够做的事情非常有限,但我们会努力让更多人看到民勤、看到沙漠。”团队成员蔡沛东说。
多年来,“绿勤行”社会实践团队带着防沙治沙的责任,呼吁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腾格里,用双手捧起沙漠的希望。
唐钰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