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植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也正面临着人类发展带来的威胁。
2023年3月3日是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联合国宣传主题为“野生动植物保护伙伴关系”,中国宣传主题为“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物种保护”。
“我国今年的主题重在号召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物种的保护工作。我国于2021年发布了新的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将980种野生动物纳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单。相比1988年批复的256种野生保护动物,在种类数量上增加了724种。因此,需要社会各界的更多参与,才能做好我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任钱法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科技为野生物种保护提供重要支撑
在钱法文看来,科学技术研究对于物种保护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陕西洋县仅发现7只朱鹮,40余年来,我国科学家开展了朱鹮人工繁殖技术、饲养个体野化、基因多样性、繁殖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极大助力了朱鹮的保护。目前我国朱鹮的数量已达到8000余只,野生生存的朱鹮种群数量也已超过6000只,使得朱鹮这一国际濒危物种彻底摆脱了灭绝的命运。”钱法文举例说。
“在野生物种保护中,科技起到的作用有两大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杜浩告诉记者,第一类是科学支撑,即通过科学研究,弄清楚相关野生动植物保护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何在,确定病因、病理后,可以从病根着手,或者至少从缓解症状着手,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护行动;第二类是技术支撑,即通过技术措施的介入,促进相关保护行动更有效实施。
科技也是决定野生动物保护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以鱼类保护为例,以往对水域中的鱼类监测全靠科研捕捞,把鱼捞出水才能了解河流中鱼类的数量、种类等信息,这种监测方式效率较低,对鱼类有一定的伤害,而且捕捞工具的选择性也会对采样结果造成影响。现在环境dna技术已经运用到鱼类调查和监测中,通过采集河流少量水样并分析其鱼类残留dna,就能判断出相关水域中的鱼类组成等信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金明说。
亟须研发栖息地保护和修复技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是加大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
“未来,从科技支撑角度来看,建议加强对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基础研究工作,比如开展种群数量和分布动态监测、物种濒危机制、生态习性、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从而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奠定科学基础。”钱法文说。
面对野生物种仍面临物种资源极其稀少、物种赖以生存繁衍的原始生境被破坏的现状,杜浩认为,要客观认识野生动植物的资源和生存现状,加强野生动植物受威胁机制解析,围绕濒危物种的细胞克隆、生殖干细胞移植复原等种群复壮技术,以及针对物种关键生活史的栖息地原位修复改造和栖息地重建等生态修复技术,进行科研攻关。应加强在相关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科学研究投入,深入开展相关保护研究和行动。
吴金明则建议,加强栖息地保护与修复技术的研发。我国针对物种本身的保护技术积累较多,而栖息地保护才是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关键,应针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破坏、功能丧失等情况,研发栖息地保护和修复技术。针对一些亟须抢救性保护的濒危物种,应建立专门的保护平台,加大人员和资金投入。
(马爱平)